“以前的青云路就是一塊茅草坡,附近農民養的豬經常散養在那兒,經常是尿一灘,屎一堆的。路周圍全是那種茅草棚和泥巴做的房子,沒想到現在變得這么熱鬧了”。1975年就居住在青云路附近的姚林忠老人,對青云路的今昔變化感觸頗深。
1966年遵義路一段全景
上個世紀80年代初,曾經荒蕪的青云路周邊逐漸發展,修建了棉紡廠宿舍等一批批樓房建筑。隨著城市發展,地處南明區中心區域的青云路,其地理位置優勢逐漸凸顯出來。道路兩邊開始出現了一些小門面房和住宅,周邊郊區的農民也時常過來趕集購物,賣菜的、賣豬的、賣各種小玩意的商人都聚集在此。后來逐漸發展成一個較大的菜市場,也就是以前的老新路口農貿市場。

隨后,從貴陽到北海的高速公路修通后,經常有販海鮮的貨車在此卸貨叫賣,逐漸形成了貴陽較大的一個海鮮市場。市場形成后,人們經常來到這里買肉、買菜、買海鮮,好不熱鬧。當時是貴陽市主城區最早形成的大型農貿市場之一,也是當時貴陽市人氣最高的農貿市場。
——老市場變身新市場——
隨著城市進程的不斷發展,市場布局、附屬設施等方面的“硬傷”日益凸顯,市場規模、檔次及管理水平亟待整治規范,大量占道攤點和破損的道路讓市場在早晚交通高峰期間擁堵不堪。特別是每日清晨,水產品批發裝運的大型車輛亂停亂放、用于運送海鮮的廢棄物排放等,造成嚴重交通堵塞,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帶來不便,老百姓對此反映強烈。我區相關部門曾多次進行整治,效果卻不明顯。
為此,在 2010 年貴陽市開展“三創一辦”工作時,根據政府的統一部署,新路口農貿市場以租賃的方式,于 2010 年 6 月整體遷入商場式結構的“城市方舟”一至三層進行臨時過渡經營,解決了馬路市場造成的交通擁堵、環境衛生臟、亂、差的現象。
2017年 新路口農貿市場
為給廣大市民營造干凈、舒適、有序的購物環境,2017年12 月 29 日,經過規劃定點的青云都匯農貿市場完成修建、裝修完畢后,將新路口(過渡)農貿市場整體搬遷至相鄰的青云都匯新市場營業。
在青云都匯農貿市場里,一排排整齊的攤點映入眼簾,相比新路口(過渡)農貿市場,這里的經營空間更大、環境更整潔。
“盼了這么久,新市場終于建好了,我們經營戶總算有了固定場所!弊 1993 年起,郝守興便在新路口農貿市場經營干貨食雜,說起即將搬遷到青云都匯新市場,郝守興十分高興,也十分期待,“新市場攤位全部在一層,更加方便市民買菜,我們的生意肯定會更好!
新市場除安置新路口(過渡)農貿市場的經營戶外,還將引進貴州知名農產品銷售企業,如貴州雙匯食品公司、黔五福、牛鼎世家和南明區電子商務重點企業“農集”等知名企業入駐市場,不斷提升新市場整體形象。
——四年巨變 智慧重生——
自2017年整改搬遷后,市場區域內公共設施陳舊、排水不暢、地板濕滑等問題有所緩解,但面對與日增多的客流量,市場內衛生環境、配套服務等問題亟待解決。
為了讓貴陽市民買得舒心、吃得放心,2021 年南明區對新路口農貿市場實施提升改造,完善相關軟硬件設施、改善環境衛生條件、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,切實為市民朋友提供一個整潔美觀、服務優良的購物環境,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的“菜籃子”,守護百姓們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與其它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不同,新路口農貿市場將以創建“三感社區”為抓手,以現代化、特色化新型菜市場為核心,按照社區便民消費中心(鄰里中心)標準進行改造,復合餐飲、社區服務等便民服務功能,打造南明區社區便民消費中心(鄰里中心)示范試點,滿足周邊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和基本配套服務需求。
改造前 ↓

除了進行室內裝修、門頭美化、完善消防設施、給排水統一改造設計等改造工作外,新路口農貿市場還將按照智慧農貿市場標準,對每個攤位增設移動支付設備、智慧菜價詢問觸屏系統,在信息化時代下為市民帶來別樣的消費體驗。推進農貿市場智慧化建設,著力提升“軟服務”也是新路口農貿市場改造的一大特點。
“新路口農貿市場是按照便利化、智慧化、人性化、特色化、規范化的‘五化’市場標準來打造的,我們致力于把市場打造成貴州、貴陽、南明的標桿市場!辟F州農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勇說,“新路口農貿市場改造預計施工50天,目前工人已經全部進場,力爭在規定時間節點內完成施工!
如今,這個占地面積98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已經良好運營了一年有余。560個攤位按鮮、活、生、熟、干、濕等區域劃分,井然有序地陳列著各自的貨品;電子屏上滾動呈現著菜場區域分布地圖、菜品價格、公示經營戶信息、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等信息;智慧電子秤不僅杜絕了缺斤少兩,還可對菜品追根溯源…… “我們改造后的市場,會按要求對于商品銷售價格、食品安全檢測數據進行公示。市場為每個經營戶配備了‘智慧化標準’可追溯電子秤做到所售食品來可查、去可究,以保證消費者的權益。同時市場也加強了網絡化管理,嚴格質量監控讓經營戶做到誠信經營,對于經營戶我司與其簽訂了誠信經營考核辦法,要求經營戶不強買強賣、不缺斤少兩、不以次充好,做到誠信經營、文明經營、合法合規經營。”市場經理陶明說道。百姓餐桌,民生大事。農貿市場事關老百姓的“菜籃子”“米袋子”“果盤子”,是百姓民生的溫度計。新路口農貿市場為五百余戶商戶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,同時也為周邊3.5萬余群眾生活、購物提供更大便利。